最近因為排序發生了件有趣的事情。
在某個論壇上,一個努力想要賺取流量的UP主發布了關於某款手機的評測,結果在評論區被各種羞辱。雙方爭議的點在於「現在3C產品評測的門檻越來越低了」,結果氣得UP主貼出了自己在該論壇的註冊編號,對於一個註冊用戶排位已經接近60萬的論壇,他的排序是1萬左右,確實足以證明他在這個論壇的「資歷」。UP主說,就憑自己的論壇註冊排序,就說明自己的並不是「低門檻」。
其實我是蠻同情這個UP主的,明明自己滿懷希望做了一期,以為會引發共鳴的評測,結果沒想到被罵得一塌糊塗。但遊戲規則就是這樣,想要用「煽動性話題」來創造「流量財富」就必然會被挨罵。也有人對他產生了質疑,認為他就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賺取「流量財富」。怎麽說都有理,畢竟這樣的生意,有一半錢都是挨罵賺來的。只不過整個這個事情,最讓人值得玩味的,還是那個「排序」的事情。
我算是很早接觸QQ的那批用戶。那個時候第一次有QQ群的時候,大家每天都會泡在群里和大家互相吹水。後來QQ群有了群管理員的身份標識,這和「排序」這件事情有異曲同工的妙趣。那時,管理員看不慣誰的言論,會調侃會爭吵也會互相人身攻擊,如果其中一方是管理員,很快就會出現「踢出群」的方式來解決那些不和諧的聲音。而這些管理員一定就是最早那一批加入到群里,與群主互動率最高的人,他們排序往往靠前。
另一個也充滿著排序規則的地方,是我的上一份工作。入職的先後對於很多大公司而言,可以說是一種信仰和魔咒。排位越靠前,理應得到後排序員工的尊重和崇拜,排位越靠前就越不能被質疑和否定,因為他們和這個公司同生共死過。這樣的排序就必然會帶來有趣的結果:若前序抱團,那就對抗後序的抱團;若前序對立,那就聯合後續形成兩個更大的對立烏合。因為誰都不想做自己的分外之事,所以一畝三分地的界限在前序就顯得尤為重要和明顯。
在我記憶中,還有一個尤為有趣的「排序」——班級的成績排序。我雖然不是什麽好學生,成績浮動極其不可控,但偶爾也會猶如脫韁的野狗沖進前序之中。隨之而來的,就是對我沖進前序的猜疑和定論——他不就是運氣好嘛,他平時都在中段的。一開始我對這樣的言論也會不滿,但是久而久之,我也就順從他們的定論,說我就是「運氣太好」。大部分時間,前序都是被固定的十個「元老」占著,他們彼此之間看上去相安無事,但一個排序波動的漣漪,就會引起仿佛海嘯般的波瀾:
「哎呀,我這次就是選擇題多比你對一個,沒事的。」
「數學筆記嗎?我都沒有做誒,你要不問問××吧。」
「我這次肯定沒考好,我好多選擇題都是蒙的。」
「我最後一道題都沒有時間寫呢。」
「我去問了老師,他說我這個方法也是對的,不過我也是亂做的呢。」
……
當然,我也得為當時我的所作所為道歉,這些驚濤拍岸的波瀾里,我也有一定的責任。因為負責班級黑板報的我,為了讓這樣的排序戰爭更有「觀賞性」,我在每次月考結束後的成績排名板報上,自作主張地加了一項統計——「升降幅度」。萬年老二終於坐了第一,上升了50%,第一敗落第三,下降了300%!但凡有點腦子的人,也能看出這樣的計算方式本身就有問題,但是這個幅度的規則卻被大家所接受,甚至引以為榮(和恥)。
因為原本的排序規則就是偽命題,又何必在乎這些更離譜的附加規則呢?畢竟遊戲規則已經很離譜了。
結尾給大家(也是給我自己)一個思考:那些離職之後又重新二進宮回到公司的「前元老」,他們的排序應該如何計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