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天在搜集靈感的時候,看到這樣一句話:「大喜大悲看清自己,大起大落看清朋友。」想起郭德綱好像也說過這句話,頗有一種會po上幾朵荷花照、邊框一圈玫瑰花、界面bulingbuling閃瞎眼、然後一個美女端著一杯紅酒出來幹杯的中老年朋友圈圖文的感覺。
其實回過頭想這句話,也沒有太多的錯。中國人的至理名言都有一個共通的點,就是追求用極少的文字,加上前後對應的排比,然後說出一個人生階段的整體性總結。但是這些至理名言卻總是經不起琢磨,雖然它總結了一個普遍性的經驗教訓,但凡人生沒有起起落落的人,也不會跟這些至理名言產生共鳴。而往往是在「普遍性」的認知里經歷了「特殊性」故事的人,才會對這些至理名言共情頗深,甚至還有些會流下感悟、悔恨或是慶幸的眼淚。
近段時間,我也在感悟這句中年人的至理名言。
過去一個西安的故友在網上借貸時預留了我作為緊急聯系人的信息。大概是因為最近西安疫情的關系,這位故友的這一期借貸沒有及時還款,結果借貸公司天天給我打電話,想我幫忙轉達催債的通知。
剛開始我還會接聽電話,耐心解釋我已經和對方很久沒有聯系了。對方根本不在意你的陳述,而是立馬進入到字正腔圓的臺本狀態,然後開始要求我聯系對方及時還款。總之借貸公司的策略就是比你媽還要親地一天三頓飯地關心你,以至於現在我基本上都不會再接陌生電話了。
這應該就是「大起大落看朋友」的意思。只不過不是我看別人,而是別人看到的我。
但是反過來想,這種逼事兒發生在我的身上,我也得反過來好好地審視一下自己,是不是應該在大起大落之前,就把這些所謂的朋友給斷舍離了呢?再反之,如果斷舍離了一些朋友,他們的起起落落又跟你沒有關系,也根本不需要再看穿你,因為你們彼此都早已看穿。
這就是我很反感(更多是佩服)中國式至理名言得原因,你怎麽說、從哪個維度說、正著說反著說,它好像都是對的,但是又禁不起現實中那些「特殊性」的琢磨。
前半句的「大喜大悲看自己」,應該比後半句先感悟到。
去年生病期間,拖著病懨懨的身體一個人寫了個劇本殺的本子。但是由於進程拖得太長,以至於大家都沒有了耐心,只有我還在琢磨。本想讓工作室的人幫我分擔一些零碎的東西,結果安排(應該用請求)出去的「零碎」,到最後沒有一個反饋回來。壓力崩潰的那段時間,甚至還發過一次脾氣,現在想想,可能就是發的那次「你們都不幫我」的脾氣,讓大家都看到我歇斯底里的一面,也不想再幫我了。
從滿懷信心到失望透頂,自己的內心倒是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比劇本還要誇張的起承轉合,但是周圍的人倒無所謂,寫得出寫不出都是我的問題,我自己誇下的海口還是得我自己來承擔。所以現在回想一番,也就不那麽焦躁不安了。最後好像大喜大悲發了個瘋的也就我自己罷了。
但是就是因為大喜大悲看清了自己,才會格外地理解大起大落看清別人。所以這句至理名言的核心,並不是前後句對比,而是一種幹凈利落的遞進關系。
換句話說,「大喜大悲看自己」是對癥下藥里的「君藥」,治的是根本;而「大起大落看朋友」是對癥下藥里的「臣藥」,治的是可能的並發癥。
也就是說,經歷過大喜大悲的人,再回過頭來看自己的大喜大悲,似乎並沒有那麽值得,有些事情無論自己喜或悲,最後還是得面對。倒是自己在大喜大悲的過程中認清了自己,看清了別人,大起大落的時候,就不會因為別人的來去而波及情緒。只為自己大喜大悲,就不會因為別人而大起大落了。
但似乎我們很享受「治標不治本」的中藥,經歷過了才過來感悟,哎呀,我們不應該因為別人而大喜大悲,我們也應該做好大起大落的時候會遭人背叛的準備。
放他娘的屁!都病入膏肓了,才來吃藥吊命,這不是對癥下藥,這是看藥對病。救不了,也救不回來了。